【經濟日報 專欄】疫後新趨勢 機械人科技加快普及
自新冠疫情侵襲以來,許多企業都要因時制宜,令傳統工作模式出現了許多轉變,例如僱主與員工都已愈來愈接受「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這些轉變並不會是暫時性的,且會配合更多的科技應用,重新塑造企業未來的生產流程以及員工的工作模式。
本港今年1月爆發第五波疫情,酒吧被迫停業逾4個月,業界「屍橫遍野」。隨着5月中政府批准酒吧重開,全港有48間分店的太平洋酒吧(Bar Pacific,08432)率先出招,在旗下半數分店引入智能自助機,售賣零食及酒吧派對小用品等,冀創造額外收入。
新冠疫情重創酒吧業,據估計疫情期間結業的酒吧有近三成。Bar Pacific宣布,與Million Tech合作,於24間分店及旗下的餐廳設置智能自助機,為酒吧創造新價值與額外收入。
在疫情持續下,香港酒吧業界要多次停業,受疫情影響最大。不少更已倒閉。有連鎖酒吧就想辦法自救,在酒吧內設置智能自助機,增加額外收入。Bar Pacific與Million Tech合作於24間Bar Pacific分店及旗下的餐廳設置智能自助機,客人可以透過智能自助機購買小食、零食、杯麵、小用品……
香港電台普通話台節目《飛越大中華》,一連兩集訪問了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謝小江,談談本港在疫情挑戰下的創科應用及發展。歡迎按以下連結於網上重溫。
本港疫情在今年第一季突轉趨嚴重,位於深水埗、長沙灣區的聖公會基福小學,因位處第五波疫情中的重災區,學生家庭所面對的感染及圍封問題,令學校非常擔心。面對難題,學校同事提出以自動售賣機去處理物資派發的工作。校方認為建議可行,就聯絡了坊間不同的自動販賣機供應商,希望能獲得協助。Million Tech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得悉聖公會基福小學的需要,以低廉的租金為校方提供一站式服務,由硬件設備安裝、軟件開發、後台支援、產品運輸,以至換領流程等等。
無論是創業和守業,都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疫症,是當中的「天時」。「天時不利」,對許多老闆而言,就變成了「時不利兮騅不逝」、「天亡我也」的無限感慨。但有趣的是,「一雞死一雞鳴」,疫情之中竟然也有不少新店,在人家剛結業的鋪位忽然開業!當中有食店、有咖啡店、有零售店,似乎又有一班創業者無懼疫情的挑戰,難道他們真是抱着「危中有機」的信念?
本港疫情今年第一季轉趨嚴重,社會各界面臨嚴峻挑戰,學界方面更是首當其衝,除了學生學習、老師教學,學生及家長的日常生活都大受影響。其中深水埗區是第五波疫情重災區,有小學為了支援受疫情影響的學生及家庭,想到用自動售賣機來派發物資。該校校長表示即使疫情過後,學校仍會繼續探討智能自動售賣機在校內應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