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ney 專欄 創科解碼】香港創科下一站:大灣區還是一帶一路?
香港已回歸祖國25年。作為特別行政區,香港背靠中國、面對世界,在經濟發展上毋疑有極大優勢。而在創新科技方面,近年許多人都提出香港創科要把目光放在大灣區,並要抓緊一帶一路的機遇。對這些觀點,筆者也曾仔細思考,並從實際上去考量。個人認為,香港創科到大灣區發展,雖然有一定的先機,但卻未必是最理想的方向。
香港已回歸祖國25年。作為特別行政區,香港背靠中國、面對世界,在經濟發展上毋疑有極大優勢。而在創新科技方面,近年許多人都提出香港創科要把目光放在大灣區,並要抓緊一帶一路的機遇。對這些觀點,筆者也曾仔細思考,並從實際上去考量。個人認為,香港創科到大灣區發展,雖然有一定的先機,但卻未必是最理想的方向。
香港電台普通話台節目《飛越大中華》,一連兩集訪問了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謝小江,談談本港在疫情挑戰下的創科應用及發展。歡迎按以下連結於網上重溫。
無論是創業和守業,都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疫症,是當中的「天時」。「天時不利」,對許多老闆而言,就變成了「時不利兮騅不逝」、「天亡我也」的無限感慨。但有趣的是,「一雞死一雞鳴」,疫情之中竟然也有不少新店,在人家剛結業的鋪位忽然開業!當中有食店、有咖啡店、有零售店,似乎又有一班創業者無懼疫情的挑戰,難道他們真是抱着「危中有機」的信念?
謝小江先生(Nelson Tse)Million Tech Development Ltd.萬碧發展有限公司營運總監透過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專訪,揭秘萬碧人才管理策略,透露30年多年來管理心得一定要求變,業務不能守舊,勿只滿足現狀,否則早晚被淘汰,用人亦要聘「新鮮人」,帶來新思維,同時謝先生親自指導獨門以客為本的技巧,甚至計劃讓員工有機會一齊拍住上做老闆,拓展公司業務多元化,齊齊增值。
第五波疫情確診人數破百萬,一旦員工染疫,勢影響企業生產力。本港科技公司萬碧發展(Million Tech)引進自動化貼標機械臂,輔以自家研發的人工智能(AI)貼標系統,減省傳統製造及零售業對人手的依賴。據稱,該裝置8小時可處理上萬件貨品,較人手工作快逾3倍,現獲連鎖化妝品店莎莎(00178)、超市c!ty’super及AEON等共10間企業租賃使用。
現今社會,創業似乎成為一股潮流。傳媒經常報道創業故事、訪問創業成功人士,特別是那些與IT科技相關的初創。不少年輕人一畢業就決定自行創業,不想做打工一族。正所謂:「工字不出頭。」筆者早於上世紀80年代就開展IT創業之路,比起現代的創業潮、科技潮可謂更早起步。不少人會問:「創業前應有何準備?」我總會笑說,答案可能是「無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