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正推動科技教育及STEAM發展,本地學校亦加快圖書館數碼化的步伐。據業界最新估算,全港約有150間學校圖書館已升級採用RFID技術營運及管理方案,當中服務商Million Tech佔據逾半(53%)、超過80間學校市場份額,較2022年的6間激增逾12倍,此增長亦反映學校積極響應政策,將科技應用融入圖書館管理日常,以優化學生閱讀環境。

目前除一般以自有資金或辦學團體支援推動學校的轉型外,教育局自2018年5月起亦透過「優質教育基金」(QEF)的《公帑資助學校專項撥款計劃》渠道支援學校升級設施,部分成功運用QEF資助全面升級圖書館設施,包括進行重建裝修連配備智能系統;另亦有學校透過「推廣閱讀津貼」獲得補貼協助。有獲資助的津貼小學圖書館主任表示:「QEF申請需時約6至8個月不等,但RFID系統上線後,盤點效率可提升逾80%,長遠節省的人力成本遠超預期。」
善用教育資金分階段轉型
為協助學校克服資金與技術門檻,業界建議分三步走:
1. 評估需求:與專業供應商合作,優先為圖書或貴重設備如平板電腦或電子閱讀器等導入RFID標籤。
2. 模組化擴充:從基礎方案(如盤點槍、自助借還書機)起步,後續逐步加裝智能書櫃,甚或物資管理模組等。
3. 整合資源:結合QEF、校本IT預算及辦學團體支援,分散財務壓力。
其中,中華傳道會呂明才小學自2019年起規劃多項數碼化目標,並透過QEF資助逐步落實各項措施,去年更導入RFID智能圖書館系統。梁漢基校長指出:「系統能將圖書盤點時間縮短,過去需3周的盤點工作,現縮短約3天內完成,人力成本節省逾75%。另外,開放學生自助借還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並提升借閱效率,間接推動學生閱讀風氣。」該校的圖書館主任馮梓媚老師亦強調,系統操作技術門檻低,教師容易上手。

Million Tech Smart Education總監葉詠恩表示:「方案支援模組化擴充,曾有學校分兩年撥款,首年先以基礎設備(如RFID圖書標籤、盤點槍)起步,次年再逐步擴充結合智能借還書櫃及資產管理等,過程無需中斷日常運作,亦減輕初期成本壓力。」
未來展望:2026年覆蓋率或突破30至40%
業界預測,若維持現有增速,2026年全港採用RFID圖書館方案的學校將有機會達300至450間。Million Tech呼籲學界把握資源,及早規劃數碼轉型,為師生打造更高效和互動的閱讀環境。此外,其亦正積極推出Library Go平台,整合個人化推薦書及閱讀數據追蹤功能,既能精準匹配學生興趣,也協助校方簡化管理流程,預示「智能閱讀生態」將成教育科技下一階段發展重心,以同步應對崛起的AI應用熱潮。
原文連結:【Recruit】校園數碼轉型成趨勢 逾百學校已採用RFID智能圖書館系統
更多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