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新城電台Metro Radio《理財通天下》專訪中,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謝小江(Nelson)分享了他對教育數碼化、圖書館管理系統及RFID應用的見解,為推動本地學校資訊科技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
推動教育數碼化的初衷
Nelson 指出,現今不少學校所用的圖書館管理系統均設計於十多、廿年前,未能配合現代科技及教學需求,導致學生和教師都未能充分受惠。香港早於20多年前已經開始推廣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但普及率在中小學層面仍然偏低。鑑於此,Nelson 團隊致力將嶄新技術帶入校園,協助學校智能化管理圖書館,進一步提升效率。
RFID對圖書館效率的提升
RFID在盤點與書籍尋找方面成效顯著。過往以條碼(Barcode)為主的盤點方式,老師需要花數星期時間逐一檢查。而引入RFID後,1萬本書約半小時內即可完成盤點,效率提升可達9倍以上。教師只需將書本放於掃描區域,系統即可自動讀取,極大地提升管理效能,同時也節省大量人力與時間。
轉型上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他強調初期學校對RFID認識有限,或曾憂慮價格高昂及標籤安裝問題。但隨著技術成熟及成本降低,這些障礙已大幅減輕。團隊在推廣過程中會親身協助校方做好標籤安裝與檢查 (TagEasy服務),確保運作順暢,最大限度減少遺漏或失誤。
結合AI與數據分析,推動閱讀興趣
Nelson 亦闡釋如何新一代的圖書館管理系統 (Library Go) 能以AI 大數據分析,協助學校了解學生借閱偏好及藏書結構,優化圖書館藏內容及閱讀推廣。他舉例實踐:系統能分析學生已借閱書目及閱讀興趣,甚至能引入類似「閃卡」機制或遊戲元素提升學習動機,令圖書館管理不僅高效,更具互動與趣味性。
數碼與實體藏書的並育前景
雖然電子書可大幅減省空間、方便存取,但過度電子化有機會影響學生視力及專注力。Nelson 認為二者應該結合——既保留實體書的閱讀氛圍與啟發,也善用數碼科技為管理流程提速,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團隊提供的系統同時支援電子及實體書籍的借閱,全面配合數碼世代下的教學和管理趨勢。
最後Nelson 強調,「資訊科技創新不只為提升管理,更要真正回應學生與教師的需求。」他期望未來持續深化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技術於校園應用,協助教育界邁向智慧管理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