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2025年的《財政預算案》中,為香港IT行業描繪了新的發展藍圖,特別是在人工智能(AI)、智能製造及機械人技術等領域,政府將積極投入資源推動科技創新。然而,政策變動亦帶來一定挑戰,例如「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與「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EMF市場推廣基金)的資助比例,由1:1調低至1:3,而首期撥款比例亦大幅由75%降至20%。此外,政府計劃未來兩年削減一萬個公務員職位,加劇了IT行業面臨的壓力。在這種環境下,IT企業需要審時度勢,調整經營策略,以適應新挑戰並把握未來機遇。
2024 年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氛圍下結束,對於本地 B2B 中小企而言,挑戰日益嚴峻。在資源受限、需求收縮的背景下,如何穩步發展並抓住新機遇,成為企業關注的核心課題。作為一家服務香港超過 37 年的科技公司,筆者和團隊累積了一些實戰經驗,希望能為同業提供啟示。
近期本地電影《破.地獄》掀起熱議,讓人重新關注殯儀業這個神秘領域。影片雖聚焦生死與親情,但其中涉及的先人大體處理過程,讓筆者聯想到智慧化管理技術在殯儀業的應用。
截至2024年上半年,香港經濟持續下滑,且尚無改善跡象。建築業近期更出現大規模裁員潮,影響多達6間建築師事務所,部分實施強制無薪假,甚至有公司裁員達四成,數個大型住宅地發展項目亦見流標,對行業造成負面影響。創科公司也可以「不成功不收費」?
截至2024年上半年,香港經濟持續下滑,且尚無改善跡象。建築業近期更出現大規模裁員潮,影響多達6間建築師事務所,部分實施強制無薪假,甚至有公司裁員達四成,數個大型住宅地發展項目亦見流標,對行業造成負面影響。創科公司也可以「不成功不收費」?
據政府統計署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的失業率總體上仍屬極低水平,維持在全民就業。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失業率由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的2.9%微升至2024年1月至3月的3%。如此數字,本應是一項正面的數據,然而市民對於當下的經濟形勢卻有不同感覺。正如筆者上回提及,當前市面上「吉舖」處處,股市樓市亦持續低迷,這些都影響着市民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
政府近年加快腳步,建造香港成為國際創科城市,帶動市場對IT(資訊科技)人才的需求更趨旺盛。有IT業界人士就鼓勵年輕人入行,認為現時是快速上位的好時機,同時也推行培訓及實習生計劃,填補人才空缺。
Tagged under: , , ,
全球疫情逐步降溫,本港防疫措施也全面鬆綁,部分企業更從遙距辦公回復至「舊常態」,要求員工重返辦公室。不過,有港企仍擇在後疫情時代繼續實行混合工作(Hybrid Working),認為這是讓公司和員工都能獲益的雙贏方案。
Tagged under: , , ,
發展智慧城市是全球大勢所趨,當中「教育科技」更是重要一環。為推動香港智慧校園普及化,本地科技數碼發展及方案供應商Million Tech開發了「智能圖書館系統」,能改善師生的圖書館體驗,並加強圖書館管理效能,及減省老師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