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 Column

香港是國際貿易和物流中心,具備良好的條件與配套,讓企業在本港進行包裝並再出口十分便利。惟眾多企業在包裝過程中,常常出現資源浪費並對環境造成負擔的情況,以至在ESG實踐上面對很大挑戰。以下是一些可持續性的環保包裝策略建議,供大家參考。
香港政府多年來一直推行各種資助計劃以幫助中小企發展,而科技券可算是一大德政。計劃最初於2016年,目的是資助及支援本地企業和機構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以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2020年4月該計劃也得到「升級」,資助比例由三分之二提高至四分之三,而資助上限也由港幣40萬元增加至60萬元。
全球暖化問題引發了對環保議題更加關切的討論,而香港政府將全面推出「垃圾徵費」政策,鼓勵市民減少浪費,共同建立環保生活。為支持這項環保倡議,物業管理公司不僅提出多元應對方案,Million Tech智能自助機更是其中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職業生活中,工傷事故 可能成為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不僅會中斷工作進度,更可能帶來昂貴的工傷補償 成本。無論你是老闆、主管還是員工,應當了解有關工傷的事項以及適當的處理程序,這有助於確保曾受傷或目前正經歷工傷困境的單位能夠得到公平合適的處理。
Tagged under: , ,
企業在尋找協助進行數碼轉型的服務供應商時,很容易會遇人不「熟」,即遇上對有關技術不熟悉、欠經驗的IT公司,輕則事倍功半,重則要重頭做起、費時失事,而今次要說的是另一類陷阱——有心無力。
當企業踏上數碼轉型的旅程時,往往都不會是平坦大道,反而是陷阱處處。而有一種陷阱,我稱之為:遇人不「熟」,常見於中小企。事關它門資源有限,許多時會把數碼轉型項目外判給IT公司。若那些IT公司技術不足、經驗不夠,就會問題叢生。
早前特首宣讀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時,提到「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指出香港要在「一國兩制」下發揮作為國際城市的獨特優勢,保持高度國際化,強化區域合作……對此筆者深感認同,而且亦感到自豪,因為我們公司團隊,已經走出了這一步,近年除了發展本地市場外,也積極探索海外市場的可行性。
IoT在校園上的應用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發現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的蹤跡。無論是我們使用的電動牙刷、運動手環、信用卡NFC付款,甚至駕駛時使用的車Cam和導航系統,這些都是IoT的日常應用例子,通過IoT收集使用數據,令我們更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在商業和教育領域也是如此。其實現時IoT已在商業社會中大放異彩,各行各業已在應用IoT,一方面推動企業數碼轉型,另一方面通過收集的數據來提高效率。而要打造智慧校園,更應該從IoT著手。
筆者公司最近跟一個非牟利團體合作,推行一個相當創新的CSR項目:「智能圖書館項目助理」。CSR是指「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強調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不僅僅是盈利,還應該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近年,愈來愈多的企業關注CSR,積極參與社會福祉、社區關懷以及環境保護,成為更具社會價值觀念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