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s education sector is experiencing a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s RFID library systems become the standard in both public and school libraries. Instead of outdated barcode methods, libraries now use smart RFID tags to improve efficiency, reduce lost books, and support a more engaging read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香港經濟持續承壓,許多傳統品牌面臨生存挑戰。筆者早前出席聚會,得悉近期一項針對本地中小企業高管的小型調查顯示,超過半數(54.6%)認為市場波動明顯、需求放緩;22.7%甚至表示已進入「收縮期」;展望2026年,多數受訪者(45.5%)預期將面臨輕微下滑至重大挑戰,僅36.4%抱持溫和好轉的期待。 最近,筆者參與了《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2025》,看到不少前沿醫療科技的真實落地案例。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款結合電子磅秤與RFID的智能藥品儲存櫃:每一格都可即時偵測藥品數量,確保用藥安全與流程透明,減少錯配與遺失風險。

香港學校圖書館嚴選RFID管理裝置

現今RFID (無線射頻辨識技術) 器材已成為學校圖書館必備工具,無論支援圖書館日常運作或推廣閱讀,RFID器材都擔當一個重要角色。學校圖主需要採購RFID 器材時會得到很多資訊,心中亦有很多使用上問題:
所謂「藍海」,說穿了,就是從未被充分開發的需求與客群,透過「差異化」與「價值創新」,開創無人爭奪的市場空間。 最近,筆者參與了《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2025》,看到不少前沿醫療科技的真實落地案例。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款結合電子磅秤與RFID的智能藥品儲存櫃:每一格都可即時偵測藥品數量,確保用藥安全與流程透明,減少錯配與遺失風險。

LibraryGo 推廣閱讀新思維

這十多年來我因為工作原故有很多機會接觸學校圖書館老師。每次與圖書館主任(圖主)交流,他們都熱衷分享創新的閱讀推廣方法。我見過圖主設計閱讀大富翁遊戲,讓同學通過借閱數量前進,在棋盤上獲得不同獎勵;也見過收集「印仔」換取轉輪盤機會,甚至有機會贏得JACKPOT大獎。這些創意十足的推廣方式,讓我思考如何運用科技平台協助推廣閱讀。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技術突飛猛進,正快速躍升為推動企業與教育變革的重要推手。隨着相關應用工具愈發成熟,各界紛紛思考如何將這項嶄新技術深度整合進既有系統,實現營運效能與創新能力的雙重提升。筆者近日與團隊造訪Google香港辦公室,實地體驗了多項前沿AI技術,包括NotebookLM與Veo等,讓我們更深刻感受到生成式AI突破傳統限制、啟動跨界應用的無限潛力。此次參訪加強了我的信念——AI將成為推動未來組織競爭力的關鍵動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2025年的《財政預算案》中,為香港IT行業描繪了新的發展藍圖,特別是在人工智能(AI)、智能製造及機械人技術等領域,政府將積極投入資源推動科技創新。然而,政策變動亦帶來一定挑戰,例如「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與「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EMF市場推廣基金)的資助比例,由1:1調低至1:3,而首期撥款比例亦大幅由75%降至20%。此外,政府計劃未來兩年削減一萬個公務員職位,加劇了IT行業面臨的壓力。在這種環境下,IT企業需要審時度勢,調整經營策略,以適應新挑戰並把握未來機遇。
在當今商業環境中,條碼和RFID技術正迅速成為供應鏈管理與零售行業的關鍵驅動力。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推進,企業愈發重視提高運營效率和數據準確性,這使得條碼和RFID的使用愈加普遍。
Tagged under: , ,
2024 年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氛圍下結束,對於本地 B2B 中小企而言,挑戰日益嚴峻。在資源受限、需求收縮的背景下,如何穩步發展並抓住新機遇,成為企業關注的核心課題。作為一家服務香港超過 37 年的科技公司,筆者和團隊累積了一些實戰經驗,希望能為同業提供啟示。